close

價格形成的原理

文 ‧ Diamond C.E.

我做交易的時間10多年,最常遇到新手問我的問題就是:「價格(Price)怎麼來的?」甚至有些在市場已經存活近30年的前輩仍會對我這後生問到:「到底是誰決定這價格?背後到底有沒有黑手在操作?」

為什麼人人都想要去瞭解價格這門學問,因為價格的背後意義就是「交易」,交易要怎麼做呢,「逢低買進,逢高賣出」,這句話是句廢話,不過不是人人都能把它做得好。另外,這邊也跟各位提醒一個觀念,價格並不完全能說是價值(Value),有關價格與價值的關係,我有機會再與各位分享。

就先從我大學修得最好的經濟學說起吧,我很喜歡個體經濟學的研究,起初個經教我們簡單價格的成因,乃是供給與需求決定的,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句話,就連央行彭總裁都靠這招在解匯率問題。當我們從理論回到實務上來看,就會發現其實供給與需求真是難辨敵我,在市場術語上,供給稱為「供貨的人」,需求則稱為「吃貨的人」,這秒吃貨的人,下秒將會是供貨的人,在普遍情況下,供貨永遠比吃貨多。無論如何,我們從經濟學上的啟發與市場交易連結,想要供貨的人就是「賣方(委賣方)」,即產生委賣價;想要吃貨的人就是「買方(委買方)」,即產生委買價。上述的說法,可以用一張圖片來呈現,就是五檔價格。如下圖所示:

基本上,委買委賣價代表的是理性行為,而真正價格的出現(成交價),其實是一種非性的產物。每一次成交價的觸發,都代表著背後的衝動性,就因為你怕買不到,才會搶著買;也是因為你怕賣不掉,才會跟著亂賣,最終的結果,通常是後悔。真正的交易高手,是理性的,他能推敲價格的走法脈絡,他也會善用掛價方式買賣,而所謂的「市價」進出,是設計給搞不清楚狀況的人來用的。

價格的最初形成從委買與委賣開始,委買價是支撐,委賣價是壓力,因此上壓下支成了價格的區間,所以價格是一個區間的概念,而非單一點的概念。基於這個理論,我在分析價格時,善用通道分析,彼林通道就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。

當成交價上漲突破壓力時,即稱為「轉折向上」,壓力變支撐;而當價格下跌跌破支撐時,則稱作「轉折向下」,支撐變壓力。這段時期則是價格形成的第二階段。

幾次轉折的帶領下,市場價格會出現方向,則稱作「趨勢」。趨勢是價格形成的第三階段,這階段人人都會說,做卻很難,因為缺乏信心跟耐心。

最後,我將向各位這樣的說明,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,而且是由市場出貨的人決定價格,出貨價高掛,開盤價開高,出貨價壓低,開盤則開低。這個出貨的人不一定要有多數的籌碼,而是要能控制市場交易人的心情,所以也有人這麼說:「交易本身就是個心理遊戲,東西不一定要真的存在,而說著說著,似乎就能像著。」價格的形成分作三階段:支壓→轉折→趨勢。交易高手,用區間價格來交易!

arrow
arrow

    彼林投資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